李茂贞是宗室吗(李茂贞是宗室吗知乎)
1、2 李克用李克用是晋王,也是一位武学奇才虽然他的出场时间较短,但他的实力足以让他跻身十大高手之列3 李茂贞李茂贞是岐王,同时也是女帝的兄长他的武功同样高强,且与多方势力都有深厚的联系4 李嗣源作为后唐的第二位皇帝,李嗣源不仅政治手段高超,武功也同样不可小觑5 巫王擅;王继鹏个性猜忌,屡杀宗室,结果在939年朱文进连重遇的兵变中被杀,由其叔王延曦继承王延羲一向暴虐,朱文进连重遇两人认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遂在943年刺杀王延羲朱文进自称闽王,但不久就被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击败945年,南唐抓住闽国内乱机会进攻,南唐军攻陷福州,王延政投降,闽国亡楚 南楚的创立;刘秀和司马睿,都只能算宗室成员,并不是原来朝代皇帝的嫡系周朝和宋朝,后面朝代的皇帝,虽然是前面皇帝的嫡系周平王是周幽王的儿子,宋高宗是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但是,他们都不是上一个皇帝确立的,是自立为帝的所以,缺乏明确的继承关系因为有以上三方面的综合考虑,因此,周朝;晚唐时期,军阀混战,节度使纷纷建国自立比如宣武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定难节度使李茂贞剑南节度使王建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由于唐朝遗留下的藩镇节度使太多,所以军阀混战的局面持续了五十多年一直到宋朝时期,才基本解决了节度使问题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至天复二年902年六月,得军阀李茂贞之力,由中书舍人拜工部侍郎 同平章事,离出仕只8年零3个月,升迁最快这时,孔纬已死,崔昭纬已被杀,孙偓被贬,只有陆扆尚在相位,唐王朝百孔千疮濒于灭亡李茂贞为巩固地位,极力巴结势力更大的军阀朱全忠,并将苏检之女送给昭宗之子景王李秘为妃但李茂贞依然日渐失势在。
2、唐昭宗于是派遣宗室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率领神策军三万讨伐李茂贞,意图夺取李茂贞的凤翔镇,解除李茂贞对唐都长安的威胁李茂贞联合盟友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集兵六万前往抵抗,神策军未战而溃,李茂贞趁胜兵临长安,不仅迫使唐昭宗杀死了宰相杜让能以谢罪,而且得封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进爵秦王四侵逼唐昭宗,大;沙陀盘踞在代北,还顶着个朝廷宗室的头衔,本来和李唐王朝名义上已经是一家人了,但沙陀李克用他们觉得,既然都是一家人了,你的河东就不能给我住住? 而面对沙陀的请求,唐僖宗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们,这个真不行河东是大唐龙兴之地,临近关中,唇齿相依,必须要可靠的人镇守,你们拿走了,我冷 为此晚唐时期的朝廷,即便;割据凤翔的岐王李茂贞与吴越楚闽南平都称臣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庄宗令郭崇韬等攻灭前蜀不久,孟知祥又占蜀地,史称后蜀,进一步统一北方,并扩展到长江上游南方诸国中,仅南汉吴与后唐抗衡李存勖 骄 淫 乱 政,任用孔谦重敛急征,百姓怨愤重用伶官宦官,诛 杀功臣抢 掠。
3、李茂贞为巩固地位,极力巴结势力更大的军阀朱全忠,并将苏检之女送给昭宗之子景王李秘为妃但李茂贞依然日渐失势在朱全忠的逼勒下,昭宗还京三年903年二月初一,按朱全忠的意思,昭宗下诏“原在凤翔所任命的官员,全部免职”初三,陆扆即被贬,初五,苏检与吏部侍郎卢光启亦被勒令自尽他比陆扆入相晚,却又;李茂贞 856~924 唐末割据凤翔今属陕西的藩镇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乾符中,为博野军一队长,戍凤翔,败黄巢将领尚让,以功擢神策军指挥使光启元年885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节度使沙陀人李克用率军逼长安,唐僖宗逃往凤翔,继而又奔兴元今陕西汉中,文通护驾有;黄巢覆亡后,大唐王朝已名存实亡,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镇海节度使钱镠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等人势力最大,史载“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天复元年901年;的政治格局,这难道是李茂贞失策吗或许这恰恰是他的高明之处,韩建之手诛戮唐宗室诸王,最终彻底消灭了昭宗的贴己力量,而他李茂贞自己的手上又不用沾血 此时,正与河东夹河鏖战的另一强藩朱全忠对昭宗仍念念不忘, ”请以兵赴难,天子优诏止之又请迁都洛阳,不许”其实并非昭宗 ”。
4、有明一朝生封王爵的只能是宗室,异姓王明末局势混乱时,制度遭到破坏,封了不少异姓王,而且这些异姓王都是割据小朝廷所封的,正史上并未予以承认明朝的异姓王总共有 引自html扬王陈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母淳皇后之父即朱元璋的外祖父,洪武二年追赠扬王;然后在895年李茂贞指使宦官杀死宰相崔绍纬,逼得唐昭宗被迫逃往河东李克用的地盘,结果半路上被军阀韩建挟持,在被软禁了近三年后才放回长安这皇帝当的在这期间,宗室的皇子皇孙之类的被杀了一大半接着在900年遭遇了宦官的宫廷政变,被关进皇宫软禁,幸亏宰相崔胤指挥平定了这次政变在次年又被宦官;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朱玫之乱,唐僖宗再幸兴元,文通扈跸山南,论功第一赐姓,名茂贞”旧五代史卷132,是立有护驾之功而被赐姓而以战功赐姓的将领则更多了,如李怀光渤海靺鞨人,本姓茹李元忠原名曹令忠李元谅原名骆元光李茂勋出自回鹘阿布思之族李全略原名王日简。
5、不管是哪个李恪,似乎他必定是李唐后裔了,但到底是不是确实也是无法考证李唐王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皇帝都很喜欢赐姓,当武将们建立很大功勋时,皇帝都喜欢赐给他们国姓,像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所以李姓人口在唐朝得到极大发展的另一大因素便是赐姓,这是不可忽略的,当然了这些都不。